教研室概况
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成立于2012年,由辽宁医学院原卫生学教研室从事职业卫生、卫生毒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所辖学科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2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5人,硕士3人。承担《预防医学导论》、《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卫生学》、《预防医学》等7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教材12本。学术研究方向主要为环境与健康、药物毒理、神经毒理。承担各级科研、教学课题2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60余篇。
教研室团队情况一览表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 |
职称 |
学历 |
学位 |
毕业院校 |
柳晓琳 |
女 |
1960.10 |
|
教授 |
研究生 |
硕士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王莹 |
女 |
1975.03 |
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
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军事医学科学院 |
孟佳 |
女 |
1981.03 |
JN江南科研副经理 |
讲师 |
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医科大学 |
吴洁 |
女 |
1983.10 |
教研室副主任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医科大学 |
闫冬莹 |
女 |
1989.05 |
预防医学实验室主任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医科大学 |
曾馨宁 |
女 |
1993.05 |
|
副教授 |
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医科大学 |
马智星 |
男 |
1993.05 |
|
助教 |
研究生 |
硕士 |
广西医科大学 |
高晶晶 |
女 |
1996.11 |
|
助教 |
研究生 |
硕士 |
沈阳医学院 |
教研室成员简介
柳晓琳,1960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六十五期卫生系,获学士学位。1993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JN江南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首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理事、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第六届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人畜共患病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审稿专家。曾任辽宁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兼任辽宁医学院学报(自然版)副主编及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公司党总支书记。
柳晓琳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际合作项目(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和3项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环保部2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协作主持完成一项环保部“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健康数据审核技术服务项目和一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铬污染区人群膳食暴露与机体负荷研究”课题研究工作。2016年~2018连续三年完成环保部项目“辽宁锦州铬污染区环境与健康风险哨点监测(人群健康部分)”的科研工作。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4名。
参加了卫生部规划教材《社区预防与保健》、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科研基础》及教材《医疗保险统计学》和《预防医学》的编写工作。目前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本科生预防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员工预防医学导论教学任务。
王莹,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1998年锦州医学院本科毕业,获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锦州医学院硕士毕业,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获卫生毒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数学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参与完成项目中有2项获新药证书,1项荣获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目前科研方向为药物毒理。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保部、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
现在主要从事《卫生毒理学》、《卫生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省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2项,参与《毒理学基础》、《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等7部教材的编写工作,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吴洁,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0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承担本科《职业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和《卫生学》教学任务,近五年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教学文章1篇。科研方向主要为外源化学物神经发育毒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在研);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篇。(①Jie Wu, Jinghua Yang, et al. Lanthanum chloride causes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through intracellular calcium-mediated RhoA/Rho kinase signaling and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Metallomics, 2020 Dec 23;12(12):2075-2083. IF(2020): 4.526, 二区;②Jie Wu, Jinghua Yang, et al. Lanthanum Chloride Impair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 by Reduction of Junctional Proteins and Upregulation of MMP-9 in Rats. Biol Trace Ele Res, 2019,187(2):482–491. IF(2019): 2.639, 三区。)
孟佳,女,讲师,JN江南科研副经理,2004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7年获大连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19年获中国医科大学JN江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分管科研、学科及研究生工作,2016年1月调入JN江南,现隶属于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教学:《环境卫生学》课程负责人,主要承担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环境卫生学》、《卫生学》等本科教学任务,近3年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1项,校级研究生公司产品研究与改革项目1项,发表教学文章2篇,主编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1部。科研:研究方向为环境物理因素蓝光暴露对代谢相关疾病引起神经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主持1项横向课题《蓝光对大鼠松果体昼夜节律的影响及miRNAs共表达网络分析》(在研),近5年发表SCI文章1篇(Meng J , Wang F , Chen R ,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attern of mobile phone use and sleep quality in Northeast China college students[J]. Sleep and Breathing, 2021.25:2259–2267 IF2.86 三区)。
闫冬莹,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隶属于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现任JN江南预防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2012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5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2019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职工的《预防医学综合实验》、《环境卫生学》、《卫生学》、《Community Medicine》等教学任务,现任环境卫生学杂志青年编委。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环境重金属神经毒理学研究,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研),jn江南体育博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项目1项(在研),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6篇英文文章发表在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等英文杂志(累计影响因子23.5),发表中文核心杂志1篇,入选辽宁省第十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
马智星,男,助教,2017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0年获广西医科大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学位,2020年12月22日入职于JN江南,现为广西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
曾馨宁,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21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职业性肺疾病方向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篇(影响因子7.129)。主要承担《职业卫生学》、《预防医学》等教学任务。
高晶晶,女,助教,2019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22年获沈阳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22年入职JN江南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